银行业不良贷款已升至3.7万亿!五大行不良率逼近“临界点”

作者:盘山集团 日期:2020-09-24

截至2020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境内不良贷款余额为3.6万亿元,而截至8月末,这一数字又飙升到3.7万亿,不良率达到2.14%,比年初增加0.11个百分点。业内人士分析,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年内可能突破4万亿。明天二季度风险暴露更加明显,加上五大行不良率也逼近1.5%的临界点,我国不良资产供应开闸,属于不良资产行业的红海+蓝海局面已经形成。


俩月,不良贷款增加1000亿

9月14日,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在银保监会新闻通气会上,通报了今年前8个月银行业保险业经营运行情况。

8月末,银行业境内不良贷款余额3.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5041亿元,不良贷款率2.14%,较年初上升0.11个百分点。银行业加大不良贷款处置核销力度,前8个月共核销不良贷款7302亿元,同比多核销963亿元。

而据此前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银行业境内不良贷款余额为3.6万亿元,不良率为2.1%,也就是说两个月时间,不良贷款增加了1000亿,不良率上升了0.04个百分点。

再缩小范围,截至6月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74万亿。较上季末增加124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94%,较上季末增加0.03个百分点。

业内:年内不良或突破4万亿 

一边是不良贷款余额的快速增加,一边是银行加大处置力度。

昨天银保监公布数据显示,前8个月,银行业共核销不良贷款7302亿元。而截至6月末,银行业已处置不良贷款1.06万亿。但是根据全年处置3.4万亿的目标来看,最后四个月,银行必须快马加鞭才能完成处置任务。

值得关注的是,前8个月,银行业各项贷款增加15.2万亿元,同比多增3万亿元,信贷资金重点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小微、“三农”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其中,制造业贷款增加1.8万亿元,增量较过去四年总和还多1092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批发零售业贷款增加2.7万亿元、1.7万亿元,同比分别多增8192亿元、7318亿元。

银保监主席郭树清日前表示,当前金融风险仍然易发高发,一些潜在隐患依然较大,包括存量风险尚未得到彻底解决、不良资产上升压力加大、资金面宽松背景下市场乱象极易反弹回潮。此外,当前,经济尚未全面恢复,疫情仍有较大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金融风险也存在一定时滞,预计有相当规模贷款的风险会延后暴露。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不良贷款的暴露还有延迟性,未来不良贷款的增速加快,即便加快处置,但就按照目前的增速来看,年内银行业境内不良贷款余额也将突破4万亿。

五大行不良率逼近“临界点”

作为不良资产供应主力的大型国有银行,不良率也值得关注。

8月份中国银行业期中考试成绩单集中出炉。主要商业银行结束了长达十几年的收入利润持续增长,首次出现营收、利润下滑。资产质量方面,大型商业银行也结束了资产质量连续3年的持续改善,不良贷款余额、不良率再次双升。从历史来看,大型商业银行不良率逼近1.5%的“临界点”,极有可能是新一波不良资产供应的信号。

2013年以来,五大商业银行不良率开始攀升到2016年基本都超过1.5%,正是在这几年工农中建交以极大的力度处置资产,每年向AMC转让规模一度超过千亿元。

2013-2020中五大银行不良率 


大型银行不良抬头,是新一波供应的信号。
 
从历史来看, 2013-2017年不良资产转让从不足千亿元到维持5000亿的水平,这与大型商业银行2013、2014年不良率的快速攀升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导致了2015年不良资产交易价格持续下降,各大银行不得已设立平台公司满足出表服务。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五大行2014年不良率集体上升时,市场供应大幅增加。

红海+蓝海局面已形成

银行加快不良贷款处置已经迫在眉睫,与此同时,监管层也不止一次的表示要扩宽不良贷款处置渠道,运用多种方式加快进行。其中个贷不良转让的试点落地则是一大抓手。

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抓手很可能将在年内落地。眼下,各个银行正在打包各自手中的个贷不良,每家都有几十亿,总规模上百亿。

而个贷不良,将是另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向不良资产行业敞开怀抱。

对于未来我国不良资产市场走势,中国银河金控首席运营官庞介民表示,未来几年国内不良资产处置和金融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恰逢其时。

一是红海广阔,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大有可为。由于银行不良贷款暴露一般还有6—9个月的滞后期,预计后半年及明年银行业还将面临不良率快速上升局面。

二是蓝海深远,资本市场不良资产处置潜力巨大。就债券市场而言,目前我国信用债券余额近37万亿元,其中已违约主体的存量债券超过4300亿元。就股票市场而言,一些上市公司股票质押融资也积累了一定风险。

四大AMC更多的是在商业银行的体系中开展不良贷款等资产的处置,对资本市场不良资产处置并没有大规模的参与,银河金控将积极探索以不良资产管理、债转股、投资银行为特色的业务体系,合理拓展与企业结构调整相关的兼并重组、破产重整、夹层投资、过桥融资、阶段性持股等投资银行业务,促进问题企业化解难题。

三是国际化布局与海外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值得探索。


以上内容转自:不良资产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