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不良资产发展史带给我们的启示

作者:盘山集团 日期:2020-11-12

来源 |  新岛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银行资产规模扩张,国内不良资产行业持续火热,越来越多的参与者趋之若鹜加入进来。很多人对我国不良资产行业发展颇为了解,但从国际金融业的发展历史看,国外很多国家都早于我国对处理银行不良资产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不良资产行业历史的前世今生系列文章之《欧美篇》,为我们更好了解不良资产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美 国

美国是全球金融体系最发达的国家,也是遭受金融危机侵袭最多的国家,国际上最早拉开不良资产处置序幕的正是美国。


1. 美国不良资产问题的起源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大批银行倒闭,并引发了金融危机,美国也由此建立起现代的金融监管体系。美国于1933年颁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Glass-Steagall Act)》,它确立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业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基本制度。同时建立起以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为代表的政府监管机构。


谈到美国金融业就不得不提到一个组织——储蓄与贷款协会(S&L,简称“储贷协会”)。储贷协会是在政府监管下专门从事储蓄业务和住房抵押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类似信用社),它与商业银行的最大区别是只向参加储蓄的会员发放定息的住房按揭贷款。最鼎盛时期美国一共有4700家储贷协会,到了20世纪80年代,储贷协会成为全美仅次于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第三大金融机构。而正是这个看似保守的储贷协会引发了一场席卷美国金融业的储贷危机。


大萧条后美联储颁布了一项“Q条例”,旨在对存款利率进行管制,并对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利率设定最高限度(美国也曾长期实行存款利率3%,贷款利率6%的固定利率制)。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美国通胀率升高,市场利率开始明显上升,已远超固定利率的上限。美国政府在压力下废除了Q条例,实行利率市场化。而储贷协会长期“短借长贷”,短期升高的融资成本与长期固定抵押贷款利率不匹配,再加上过度竞争和经营不善,引发了储贷协会的倒闭潮。在整个80年代,有超过一千家的储贷协会破产。到了1989年,一直苦苦支撑着储贷协会的联邦储蓄信贷保险公司(FSLIC)也宣布破产。


2. 美国不良资产处置的方案


储贷危机引发大量商业银行的资产出现问题,到1988年宣布破产的银行超过200多家。面对规模巨大的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美国政府和银行自身都采取了一系列的化解和处置不良贷款的措施。


(1)设立重组信托公司RTC


1989年美国国会颁布特别法案——《金融机构改革、复兴与实施法案》,设立临时处置不良资产的政府机构——重组托管公司RTC(Resolution Trust Company),开创了通过特殊机构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先河,在处理储贷危机中扮演重要角色的RTC正式登场。


RTC起初隶属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FDIC比联邦储蓄信贷保险公司(FSLIC)拥有更强的资金实力,并有成功管理1500家倒闭银行的经历,积累了丰富的处置经验。RTC作为FDIC的一个子公司独立运作,负责清收破产储贷协会的资产,并被赋予按市场原则管理和解决倒闭储贷协会的责任。


为了保证RTC正常运转,美国政府从预算资金中拿出500亿美元对RTC进行注资,并授权RTC接管所有存在严重不良资产问题的金融机构。这种授权接管的做法本质是将问题金融机构里的好资产与坏资产相剥离后再集中处置。在RTC成立后的7 年里,成功地接管了2000 多家有不良资产问题的各类金融机构,出售抵押资产4000亿美元,较好地稳定了美国的银行体系。


(2)资产证券化


20世纪90年代初,为处置大量储贷机构的住房抵押类贷款的坏账,美国首次开始尝试不良资产证券化,美国政府也通过制定《证券交易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来保障证券化的推行。


RTC存量资产中规模最大的一项是住房抵押贷款,1990年8月,其持有的住房抵押贷款高达340亿美元。当时,美国房地产市场萧条,大规模出售房地产抵押贷款困难重重。RTC将不良贷款、准不良贷款和不合格贷款等特征相似能产生预期现金流收入的资产打包组合在一起,将地域分散和贷款种类分散的资产包进行合理划分,成功设立并发行多只资产支持证券。


伴随着金融创新浪潮的推动,这个时期也诞生和发展了ABS和MBS等各类资产支持证券。美国GrandStreet银行于80年代末发行了第一单CDO(无抵押资产、现金流稳定性相对较差)结构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NPAS),开启了世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1991年,RTC为提高处置效率,开始尝试发行CMBS结构(以房地产或住房抵押贷款作为基础资产池、现金流相对较为稳定)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


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大大加快了不良资产的处置速度,提高了资产回收率,充分发挥了私营机构在证券交易、资产受托等领域的专业优势,让更多的市场机构参与到不良资产处置的市场中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公开拍卖与暗标拍卖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RTC灵活运用公开拍卖与暗标拍卖(Sealed Bid Sale)的方式,成功处置大量银行不良资产。


RTC专设了一个用于不良资产交易的市场,同时根据资产在规模、类型、质量、期限、地域分布等方面的特征,对资产进行分类,并将50~100项特征相似的资产组合成一个大的资产包,资产包的账面价值一般约为1亿~2亿美元,以此出售存量较多的小面额贷款。资产销售协议事先由RTC拟定,不可协商。只有报价高于底价,拍卖才能成交。RTC还对投资者提供卖方融资,从而提高产品吸引力。


RTC处置大型不动产资产通常采用暗盘拍卖的方式,并按照不动产评估价格的一定比例来确定底价。初审通过或者提前支付准入费的潜在买家均可将其报价按照招标要求、规范格式,在特定时期内(一般为30天至60天)提交给招标人。暗盘拍卖有效缩短了资产出售周期,非常适用于现金流出巨大或持有成本过高的不动产项目。


通过拍卖,RTC能够面对更广阔和更充分竞争的市场。1986~1994年间,RTC通过暗盘投标的方式出售了账面价值逾200亿美元的不良贷款,约占不良资产处置总额的6%。


(4)资产管理合同


RTC需要处置的不良资产数额非常庞大,单纯依赖内部员工难以高效开展。为此,签订资产管理合同,整合外部力量就成为RTC自成立之初就惯常使用的处置策略。


1991年至1993年,RTC与91家私营机构签订了199份标准资产管理与处置合同SAMDA,资产账面价值总额高达485亿美元。SAMDA合同通常为三年期,并有两次续约期,每次可续约一年。SAMDA的合同价包括管理费、资产处置费和激励报酬三部分。在RTC全局监控的条件下,私营机构对合同约定的大部分资产有相当灵活的管理与处置权,以实现资产处置获得最大净现值的目标。


(5)实行低利率政策


储贷危机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美国20世纪八十年代利率的频繁波动有关。在利率大幅上涨时期,企业的利息成本增加,偿债能力下降,从而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增加。为了降低银行机构不良贷款,从1989年年中开始,美联储开始实施低名义利率的政策,实际利率更降低到了接近于零的水平。


与此同时,联邦政府动用公共资金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直接救助,这些资金一部分被用于直接向银行购买不良资产,另一部分则用于向银行提供低利率贷款,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6)股本合资


RTC与民间投资者共同组成合资公司来处置不良债权。在合资公司中,RTC作为有限合伙人,将持有的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池作为股本投入,并负责融资安排。民间投资者与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需要注入现金股本,并提供资产管理服务。资产清算所得到的现金首先用来偿付债务(通常是RTC所持有的债券),余下的收益按照股权比例与投资者共同分享。股权合作与资产直接销售的最明显差异在于,这种方式让RTC保留了剩余权益,可以自财产清算后在投资组合整个生命周期内获得可观收入。


引入私营投资者组建合资公司是RTC在资产处置中的一大创新,这种合作方式可以有效利用私营部门在资产管理的效率和技术,较传统资产出售能获得更高的资产现值。上世纪90年代初,RTC共创建了72个合作关系,资产账面价值高达214亿美元。


RTC的设立是美国应对金融危机和清理不良资产的一个重要实践。从1989年到1995年底,RTC一共重组了747家储贷机构。这当中433家被银行并购,222家被其他储贷机构并购,剩余的92家则进行了存款偿付。截止1995年底,RTC通过债权回收和资产出售,处理资产帐面价值4560亿美元,其中回收了3950亿美元,占到账面价值的87%,并成功将美国银行不良贷款率降低到2.5%以下。


作为临时性金融机构,RTC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于1995底解散关闭。应当说,RTC的实践为其后全球金融机构危机重组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


金融危机期间,除了美国政府层面出台的应对措施,美国的商业银行也依托自身力量,采取了成立坏账银行、银行间并购、增提损失准备金等方式展开积极自救。


(1)“坏账”银行


为了降低不良贷款对商业银行正常经营的影响,商业银行可以将自身的不良贷款剥离出去,成立一个专门的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即“坏账银行”,并由“坏账银行”对其不良贷款进行管理。通过此方法,使得剥离出不良资产的银行能够继续正常地经营,防止其因不良资产过多而被采取破产清算,进而降低了不良资产对银行业的冲击。


坏账银行的概念简单,但实际操作复杂,需要统筹考量剥离资产、组织结构、投资战略和运作模式等诸多因素,并综合评估这些因素对融资、释放资本、成本、盈利以及时间期限等方面的影响。2009年,花旗集团曾将超过7000亿美元的问题资产剥离给花旗控股。这一理念被很多国家政府吸收借鉴,成立国有坏账银行全盘接收国有银行的剥离资产,我国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AMC的设立也是借鉴于此。


(2)增提损失准备金


商业银行对于不同类别的不良贷款分别增提20%、50%甚至100%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增提的损失准备金可以是股东增资,也可以是发股或发债所得。通过采取增加资本注入、减小资本盈余及动用业务净收益等方法消除不良资产对资产负债的负面影响。坏账准备金仅限于冲销坏账损失,不能挪做他用。损失准备金的提取增强了银行消除贷款损失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3)调整债权结构


商业银行通过把握贷款对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等级,可根据贷款出现问题的原因和程度,与债务人重新协议商业贷款条件,或减息,或延长贷款期限,或追加担保和资产抵押, 以增加存量贷款的潜在价值,提高银行的优先清偿地位。


储贷危机后美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进入完全商业化运营阶段,经历过多轮经济周期的美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呈现出持续金融创新、形成专业细分市场、高度资产证券化等行业特征,并涌现出像橡树资本(Oaktree Capital)、龙星基金(LoneStar Funds)、峰堡基金(Fortress)等许多专业不良资产管理的对冲基金。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对金融危机出台的应对措施,对花旗、AIG、通用汽车等大型企业的救助,以及大量不良资产的后续处置,都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借鉴。美国作为世界金融体系最发达的国家,其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路径和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欧洲地区

英国


作为最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银行业一直十分重视自身的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一般来说,英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处置都会尽可能遵循救助原则。比如,对于企业贷款,只要企业尚有生存机会,即使从商业角度银行已无利可图,但出于社会责任的考虑,银行还是会尽全力救助。


“次贷危机”爆发后,英国的经济也日益恶化,为了稳定摇摇欲坠的银行业,英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救助措施,对银行不良资产进行处置。


 1. 政府出资和担保


2008年10月英国政府出台第一轮救助方案:向银行业注资500亿英镑,同时额外向银行提供2000亿英镑短期贷款,并向银行发行债券提供2500亿英镑担保。根据该方案,以汇丰、渣打、巴克莱为代表的英国最大八家银行获得了政府提供的250亿英镑资金以提高其一级资本比率。作为回报,英国政府在获得救助的银行中持有优先股,在其它股东获利之前可获得固定利息。另外,英国央行向银行额外提供2000亿英镑的短期贷款,以帮助银行保持资金流动性,并向银行提供足够保证中期贷款业务的资金。除此之外,英国政府将向银行发行的债券提供2500亿英镑担保,并且英国央行表示,所有由政府根据救助方案担保的银行债券均可作为抵押品。


2. 设立坏账银行及银行国有化


2009年1月下旬,英国政府又推出第二轮银行业救助方案,核心内容包括政府将投资设立坏账银行,集中接管银行不良资产。政府将为银行潜在不良资产提供担保,同时要求银行承诺向英国企业和消费者增加企业贷款和抵押贷款。英国央行被授权设立一项500亿英镑的资产购买计划,通过发行国债去购买银行的公司债、商业票据等安全资产来帮助银行进行融资。英国央行还将延长其贴现窗口借贷计划,以扩大央行向金融系统注资的规模。此外,英国政府还宣布将政府所持苏格兰皇家银行股权从58%提升至68%,英国财政部也将劳埃德银行集团股份增持至50%。这样,除巴克莱和汇丰银行外,英国其他银行已大部分被国有化。


3. 延缓还款


正如时任英国首相布朗所说:“关键问题是恢复银行贷款,以帮助家庭和企业在全球信贷危机中渡过寒冬。政府要看到的是企业获得所需要的资金后能够创造就业机会,并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进行投资。”为此,英国几大银行相继推出了为贷款者提供半年“宽限”的政策,以避免更多的按揭贷款购房者因交不起月供贷款而被迫放弃房屋。


4. 不良资产组合出售


在处理银行不良资产过程中,英国的银行卖掉了比其他任何欧洲国家都多的信贷资产,并在2015年摆脱600亿欧元资产。相比之下,德国和意大利分别只出售了200亿和250亿银行贷款。普华永道称,这是因为像美国投资集团这样的买家更乐于抓住英国市场的一隅,将这些贷款视为从相对强健的经济复苏中捞一笔的好途径。


德国


作为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德国,2003年以前德国金融体系几乎没有意向到自身存在的坏账问题。但在2008年“次贷危机”后,人们发现德国银行业不仅存在着坏账,而且规模还不小,达到了3000亿欧元,几乎占了欧洲银行不良贷款的60%。为了处置这些坏账,德国政府和银行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 设立“坏账银行”


为了维持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德国于2008年10月立法成立了规模达5000亿欧元的金融稳定基金,其主要目的是为金融机构的贷款提供国家担保、增加银行自有资本和帮助银行处置不良资产。以此为基础,2009年德国出台了2000亿欧元的“坏账银行”计划,允许德国的商业银行把不良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出来,转移至单独的坏账银行。


2. 政府注资


对于那些只是资本金不足但有能力持续经营的银行,德国采取政府部门注资的方式来进行资本重置。最常见的形式是政府以折价购买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或购买银行债权无偿注入资金。2009年由于财务状况急剧恶化,德国第二大银行——德国商业银行获得金融稳定基金的注资,政府获得25%的股份,成为德国首家部分国有化的私人商业银行。濒临倒闭的海波房地产控股银行(HypoRealEstate,HRE)也获得了520亿欧元的纾困注资资金。


3. 不良贷款组合出售


巴塞尔协议II的实施,使得银行持有高风险或不良资产的成本变得更加高昂,再加上国际资信评级机构的压力,使一些德国银行意识到直接打包出售不良贷款可以帮助他们集中精力发展优势业务,因此德国许多大型银行都进行了资产重组工作,把这些组合资产出售给外国投资者,主要买家包括对冲基金、投机基金、私人投资公司以及一些投行机构等。例如龙星基金就从HRE购买了36亿欧元的不良贷款组合,仅这一次交易就使得HRE的不良贷款减少了75%。


4. 银行成立特殊机构处置不良资产


为了化解巨额不良资产,一些银行认为仅仅依靠政府的支持是不够的,因此自己尝试成立特殊机构来处置不良贷款。以德国第三大银行德雷斯登银行为例,由于其母公司安联集团急于退出非战略性业务领域,2002年德雷斯登银行成立了专门的重组机构(IRU),专门捆绑处理不良贷款和非核心资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意大利


作为世界第一家现代银行(威尼斯银行)诞生地的意大利,银行业的不良资产问题也出现的比较早。在1929年经济大危机中,为避免企业无法归还银行贷款而导致银行倒闭,意大利政府曾将企业无力归还的贷款转换为银行对企业的股权。之后意大利政府成立了伊利亚控股公司,由其收购银行持有的企业股权,并对这些企业进行重组,重组成功后再把企业出售卖掉。


20世纪90年代,受经济衰退和监管不严的影响,意大利银行系统在1996年不良资产比例高达11.2%,总额达到169万亿里拉。为解决不良资产问题,意大利于1999年4月通过证券法,并特别允许对不良资产证券化产生的折扣损失分五年内进行摊销,有力地刺激了该国的贷款证券化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自1997年8月第一笔不良资产证券化以来,意大利已发行了32笔不良资产支持证券,总发行金额达984亿欧元,是全球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第二大市场。


2008年次贷危机后,意大利银行业又一次出现了问题,其国内银行被1860亿欧元的坏账负担所拖累。意大利政府在帮助银行业剥离不良贷款的同时,还要避免触动更为严格的欧盟关于国家援助的规定,因为这将会使银行股东和次级债持有人蒙受损失。


为此,意大利政府采取简化银行没收违约贷款担保资产的手续来促进银行放贷,并增加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效率。意大利政府还计划将允许银行以贷款损失冲抵税项的期限从五年缩短至一年。意大利还参考“坏账银行”的模式,宣布政府将成立一家新公司,通过发行政府担保的债券,用所得资金购买银行不良贷款,银行机构则被要求以折价方式把不良贷款转至这个载体,并进行不良资产的集中处置。